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4年校级教改结题(测试)
发布者:辛奇  发布日期:2024-03-19 查看:1410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招标课题:根据研究内容单独确定成果要求。
其他四种类型课题:
1.形成1份系统的研究报告或教学实施报告(课程类);
2.形成1套完整的教学资料(如课程标准、教案等)或制度或实施性文件;
3.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开展1场全校性的讲座(如主题教研活动或教师发展中心入选的校本培训项目等)或通过学院公开示范课鉴定(课程类)。
课题研究成果取得省级及以上标志性成果的,可申请直接结题。
材料提交时间:
2024-02-26至2024-03-03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职业教育法背景下新工科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 高波 | 师范学院 |
2 | 面向智慧制药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校企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何海华 | 制药学院 |
3 | 非实体文旅创意产教综合体的运行与实践 | 张赛 | 艺术创意学院 |
4 | 对接“乡村振兴”的 园艺技术专业“产学研训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李真 | 农学院 |
5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王维 | 师范学院 |
6 | 课程思政融入《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的实践探索 | 苏娟 | 师范学院 |
7 | 产教融合运行模式改革--以华为ICT学院为例 | 苏红富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8 | 教发“智慧通”平台开发及应用 | 陈方 | 职能部门 |
9 | 新商科专业群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研究 | 贾焱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10 | 对接新商贸的产学研训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 徐安琪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11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机制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以专业课程《机器人传感技术》为例 | 苏展 | 机电工程学院 |
12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开发 | 卓振阳 | 机电工程学院 |
13 | 基于项目化的BIM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改革研究 | 楼聪 | 建筑工程学院 |
14 | 基于产教融合的“三阶段、两主体、一平台”数字造价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 刘国平 | 建筑工程学院 |
15 | “书院制公寓”延伸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环境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 徐江晨 | 职能部门 |
16 | 基于产教协同的住宅室内设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改革 | 郭冬梅 | 建筑工程学院 |
17 | 课实赛创融合《网络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葛睿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18 | 基于“手术团队”的《宠物外科》实践教学研究 | 葛冰倩 | 农学院 |
19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赛教融合班《跨境电商B2C》课程推广应用研究 | 陶理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0 |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数字营销》课程建设 | 刘徐轶琛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1 | 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强化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程矩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2 | 基于职业岗位分级导向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 | 王磊2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3 | 《微信数据化运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研究 | 黄琪雯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4 | 基于成果为本的《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改革实践 | 李宛宸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5 | 素质教育下装备制造类高职生劳动教育创新路径的探索和研究 | 章斌 | 机电工程学院 |
26 | “四有三境式”导游业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 | 杨蕾 | 旅游学院 |
27 | 基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索 | 卢双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8 | 基于OBE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赛教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王继祥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29 | 以“课证”为导向,提高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课堂参与度的实证研究——以旅游学院为例 | 李维云 | 旅游学院 |
30 | 课程思政视阈下的商务口译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 王皓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31 | 数字贸易背景下应用阿拉伯语专业学习迁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余燕芳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32 | 基于“运教融通、学创一体”的《跨境电商营销》课程“双师同堂”式教学模式改革 | 骆闻迪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33 | 高职设计类课程“校”“企”双轨模式研究——以《产品手绘设计》为例 | 赵娜 | 机电工程学院 |
34 |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实现路径和成效评价研究 | 顾敏艳 | 旅游学院 |
35 | 7S 管理模式在新商科智慧工场中的应用 | 陈熙超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36 | 基于自动化设备研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 季维军 | 机电工程学院 |
37 | 基于OBE理念的《跨境电商B2B》课程虚拟仿真教学设计与实施 | 余存知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38 | 从实训室育人环境的路径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 ——以《药学服务实务》为例 | 徐晓敏 | 制药学院 |
39 | Linux基础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改革与实施 | 徐灵蓉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40 | 新零售背景下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李菁羚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41 | 工业设计类课程思政“全链式、一体化”开发与实践 | 张珊珊 | 机电工程学院 |
42 | 基于系统性思维的高职园林设计制图类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 张瑞阳 | 农学院 |
43 | 适应产业学院订单培养模式的《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 唐晶 | 建筑工程学院 |
44 | 《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 | 张雨薇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45 | “以虚助实”理念下的化工设备安全技术半实物仿真项目的开发 | 宋宇鹏 | 制药学院 |
46 | “1+X”证书背景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 池碧蔚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47 | 虚拟仿真技术在制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 赵曼 | 制药学院 |
48 | 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改革研究 | 吴昊 | 旅游学院 |
49 | 基础护理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 王航赛 | 医学院 |
50 | 基于半实物仿真工厂的《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 | 卢政明 | 制药学院 |
51 | 基于项目中心课程的电子技术模块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 曹胜任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52 | “手账式”生产设计类新型活页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以“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为例 | 李志祯 | 制药学院 |
53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双师工作坊”的探索与实践 | 诸葛坚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54 | 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在线课程建设——以《药物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 夏爽 | 制药学院 |
55 |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的《诊断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 胡静 | 医学院 |
56 | “岗课赛证”融通趋势下《婴幼儿游戏理论与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 | 汤静静 | 师范学院 |
57 |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平台课模块化重构的实践与探索 | 陈玲 | 制药学院 |
58 |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视域下通识选修课建设研究——以《课说浙江》为例 | 胡青莲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59 | 专通融合背景下师范类专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研究 | 薛婧 | 师范学院 |
60 | 基于“岗课证赛”融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李卫平 | 建筑工程学院 |
61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学改革探索——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为例 | 高敏 | 师范学院 |
62 | 基于“岗课证”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及检修》为例 | 渠珍珍 | 机电工程学院 |
63 | 《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OpenCV)》课证融通模式探索与实践 | 黄日辰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64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高职院校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 节琪琪 | 师范学院 |
65 | 基于“三导师”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 傅双燕 | 建筑工程学院 |
66 |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 李娜 | 师范学院 |
67 | 基于“1+X”证书运动营养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 高梦雅 | 师范学院 |
68 | 体验式教学在中医养生课程中的应用 | 杨美霞 | 医学院 |
69 | 基于“三个课堂”的职业本科生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 徐露诗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70 | “1+X”证书制度下《前端框架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探索 | 李丽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71 | 职教本科建设背景下的《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改革科研素养培养探索与研究 | 朱海峰 | 农学院 |
72 | “1+X证书”制度下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 洪丽霞 | 医学院 |
73 | 立足岗位工作素养提高的课程思政改革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吴湘杰 | 医学院 |
74 |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课程虚实结合及资源共享的课堂改革探索 | 杜学振 | 农学院 |
75 | 沉浸式“3D肌肉”塑形在肌肉骨骼学习中的应用——以《人体运动基础》课程为例 | 余若妮 | 医学院 |
76 | “工匠精神”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陈兴威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77 | “双高”时代高职院校实验室耗材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 | 邢冠润 | 农学院 |
78 | 高职行业英语 “三融三拓”课程思政模式的实践研究—以《酒店情景英语》为例 | 倪柳 | 旅游学院 |
79 |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党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研究 | 戴璐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80 | 疫情背景下《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 王岚 | 医学院 |
81 | “1+X”背景下以行业组织为主导的药物分析技术技能等级评价改革研究 | 麻佳蕾 | 制药学院 |
82 |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梅淑芳 | 农学院 |
83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园林工程施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程晗 | 农学院 |
84 | 视频反馈结合情景模拟在《妇产科护理》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 | 陈怡琼 | 医学院 |
85 | 基于岗位任务,建设《药物应用》课程虚拟实验实训平台 | 应晓倩 | 医学院 |
86 | 基于疫情常态化的怀卡托国际学院ESP课程课堂革新实践 | 龚红燕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87 | 基于“三空间三融入”工作坊的电子信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徐晓菲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88 | 以赛促教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路径探究——以《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为例 | 陈芳艳 | 师范学院 |
89 | 护理职教本科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与教学标准的制定 | 陈隽雅 | 医学院 |
90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地方文化融入为例 | 毛国强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91 | 高职环保类专业“双主线双课堂四课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毛轶 | 制药学院 |
92 |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运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 | 傅晓艳 | 医学院 |
93 | 高职院校专业工作室分层分级管理模型的探讨 | 郑恺娴 | 艺术创意学院 |
94 |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以《护理礼仪与沟通》课程为例 | 董丽华 | 医学院 |
95 | OBE教育理念下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课程设计 | 张译文 | 师范学院 |
96 | 《中药鉴定技术》赛教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 施淑琴 | 医学院 |
97 |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课程思政的构建与研究—以《正常人体结构》为例 | 王文倩 | 医学院 |
98 | 运用智慧教学工具助力“病理学基础”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践 | 潘意 | 医学院 |
99 | “岗课赛证创”五融合:《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张莹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100 | 基于“儿童敏感期”的幼儿教师舞蹈技能课教学改革 | 张润岳 | 师范学院 |
101 | 多层次综合案例教学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方露燕 | 医学院 |
102 | 双育融通、德技并修:高职《计算机行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 王瑾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03 | 融合乡村振兴大赛的《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李思 | 建筑工程学院 |
104 | OBE教学理念联合Focusky软件在《中药制剂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 曹颖堃 | 医学院 |
105 | 以德润心,以文育人-《宠物文化》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 冷春青 | 农学院 |
106 | 建构主义学习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中的实践与探究 | 张焱 | 医学院 |
107 | 能力导向的智能系统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陈鑫辉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108 | 基于数字化能力培养的《酒店收益管理》课程开发与建设 | 邵菲 | 旅游学院 |
109 |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技术社区”立体化项目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与实践 | 吕威威 | 信息工程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 |
110 | 基于PAD教学模式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 陈骁 | 师范学院 |
111 |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探究 | 徐婷 | 旅游学院 |
112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创新探索 | 杜婧晔 | 旅游学院 |
113 |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 | 陈璐 | 旅游学院 |
114 | 导论类课程“导、思、博、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先进制造基础”为例 | 林雪 | 机电工程学院 |
115 | 基于Matlab框架下数学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改革 | 李惠芬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16 | 疫情下《建设工程经济》课程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 王恬依 | 建筑工程学院 |
117 |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改革 | 张逸婷 | 师范学院 |
118 | 基于“四化”模式的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 陈志斌 | 制药学院 |
119 | 融合数学建模思想的高等数学"五动”教学模式探究 | 郑红艳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20 | 大数据时代师范生统计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思政探索 | 金雨琦 | 师范学院 |
121 | 构建金职网络通识教育一体化平台实践探索 | 张晗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22 | 校内跟岗实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以秘书实务实训课为例 | 申屠佩贞 | 师范学院 |
123 | 数智融合:人工智能时代师范书法教与学的演进 | 胡志飞 | 师范学院 |
124 |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史论教学改革研究 | 黄晨旭 | 师范学院 |
125 | 《劳动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 | 包佳佳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26 |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资源转化与利用研究-以园艺赛项为例 | 胡晓聪 | 农学院 |
127 | 基于多方评价的职业院校实习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 陈紫蔚 | 师范学院 |
128 | 红色文化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 应相恩 | 农学院 |
129 | 精准防控背景下动物病理教学内容的重构及教学模式的创新 | 蒋春燕 | 农学院 |
130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院校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改革研究—以金职院体育(乒乓球)课程为例 | 王晓珑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1 | 校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卢柯杙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2 |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就业教育在地化研究 | 朱文品 | 机电工程学院 |
133 |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方冰晶 | 艺术创意学院 |
134 | 基于“四进三要、育训协同”的《网店运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 章琤琤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135 |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全过程融通研究与实践探索 | 许晓萍 | 艺术创意学院 |
136 | 高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统筹构建的红色文化教育新路径研究 | 邹婷 |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7 |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以传统建筑文化为例 | 顾燕燕 | 艺术创意学院 |
138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专业课程“非遗+”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纺织品印染》课程为例 | 吕叶馨 | 艺术创意学院 |
139 | 基于真实项目的职场体验课流程标准化实践研究 ——以《网店客服实训》岗位课程为例 | 沈捷 | 商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
140 | 基于虚实结合的《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 陈煜 | 机电工程学院 |
141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 张伟 | 机电工程学院 |
142 | 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质量提升研究 | 王妍 | 职能部门 |